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快盈_快盈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快盈_快盈

来源:快盈2021-11-03 17:48

  

多元支付不是要取代现金******

  姚 进

  近日,一则“大额纸币会逐渐退出市场流通”的传言引起涟漪,甚至有观点认为此举是为了推广数字人民币。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误读。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研发不是为了取代现金,而是为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

  由于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变脏变旧,这种“脏污”类型的纸币,属于不宜流通人民币。为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质量,202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新版《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JR/T0153-2022)金融行业标准,对脏污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提升。目前对一些纸币的回收,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确保公众用上“放心钱”“干净钱”。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购物、用餐、加油、买票等诸多场景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手机扫码取代。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也改变了大家的支付习惯。有人说,现在出门不带现金不要紧,忘带手机则“寸步难行”;有商家说,使用现金成本较高,需要花时间去清点和保管,而且有安全上的顾虑;甚至有观点认为,既然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那么整顿拒收现金就是多此一举。

  这些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实则不然。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现实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机构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剥夺了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也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尊严,更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现金在保障公众支付权利公平、在重大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稳定公众支付需求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拒收现金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在2018年,监管部门就曾明确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发展,整治拒收现金行为。2020年12月,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专项公告,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可见,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拒收现金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同时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工作正在稳妥推进中。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鼓励多元化支付不等于对现金说“不”,而是应该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既要肯定多元化支付的意义,加强对各类支付结算方式的推广,也要充分尊重公众支付结算习惯,包括使用现金支付的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人民币作为百姓日常消费支付手段的补充,不是为了取代现金,二者将长期共存。对于一些人担心的数字人民币会侵犯个人隐私问题,应该看到,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在实物现钞依然发行的前提下,公众仍然可获得实物现钞所提供的完全匿名性,不会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而受影响。

快盈

国潮才是最潮!中外学者剖析东西文化吸引力之变******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阚枫)“国潮才是最潮,华流才是顶流”,这句中国年轻人常挂嘴边的网络流行语能折射出,近些年来,东西方文化吸引力的悄然变化。日前,来自中国和伊朗的学者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剖析了东西方文明交往中,东方文化的自信回归。

  “我年轻的时候,还能听到很多老年人将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洋’字代表了一种我们说不出的洋气感,这其实就是文化吸引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说。

  邢广程表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必然会产生文化撞击,强势文化对弱势文明构成吸引力,近代史上的中国长期闭关锁国,文明进程落后于世界。一方面,国民产生了一种不自信或者很自卑的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国人出现崇洋媚外的文化心理,“土”和“洋”之间形成强烈心理反差。

  文化心理变化源于发展水平提升。邢广程说,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把握住历史机遇,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在经济水平上获得长足发展,在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随着国人更深度地融入世界,人们对西方的认识也更深入、更客观。

  “现在我们常说‘平视世界’,从文化角度解释,就是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将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和我们平等交流的文明载体来看待,东西文化吸引力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多向的。”

  邢广程说,从过去的“仰视”到如今的“平视”,支撑这种心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中国崛起,40多年来,中国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尝到了全球化的甜头,尝到了文明互鉴的甜头,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而文化自信的程度越高,中国也更有理由也有义务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多中国贡献。

  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表示,近500年来,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全球范围内侵略剥削,不少古老文明备受压制,不过,这一过程客观上也促进了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觉醒,主动积极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结合自身文化特征,探寻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个过程本身也说明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质。

  长期从事东方艺术研究的伊朗艺术研究院助理教授、东方部主任纳思霖表示,强调保护自己的文化、语言和文明,但这不意味着封闭,不同文明之间应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密切交往。

  “文化自信的回归是个很好的提法,其实,我们现在常说的美国文化,历史不是很长,只有几百年,甚至都无法称之为文化。中国、伊朗都有几千年深厚的文明积淀,应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东方文化。”纳思霖说,现在的东方应该更有自信将更多东方文化用创新的形式传播到其他国家,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视觉焦点

  • 中兵国调基金推介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 斜坡训练增强核心 跑者提升速度的5技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快盈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将公布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2024-04-05
快盈马英九将主持圆桌论坛 郭韩首度交锋
2024-04-27
快盈卡帅宣布放弃国足主帅职位
2024-05-25
快盈西方领导人未出席影响一带一路论坛?中方回应
2024-12-16
快盈值得入手高颜值手机盘点
2024-07-28
快盈美国滑雪运动员比赛意外受伤住院 出院时发推感谢中国医护人员
2024-09-04
快盈王思聪质押大连合兴投资157.2万股股权
2024-12-06
快盈这部悬疑双女主剧还是这么姬烈
2024-04-15
快盈谁建群谁负责多名群主已被拘留 有微信群的都看看
2024-11-06
快盈 NBA-凯尔特人胜雄鹿 欧文强攻字母哥
2024-08-22
快盈 美大使挟双航母之威喊话俄罗斯 莫斯科震怒:我能让它变废铁
2024-07-28
快盈一季度中国经济超预期的“底气”在哪?(图)
2025-01-05
快盈体验吉利星越-偶像派还是实力派
2024-05-12
快盈高考15分爸爸教四岁女儿学数学
2024-12-28
快盈那时的我们,看不懂《小飞龙》
2024-09-15
快盈走出无效努力的怪圈:对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024-04-27
快盈【微视频】“一带一路”:普惠之路
2024-05-03
快盈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连访上海武汉两造船厂
2024-03-05
快盈12月天猫美家零售排行榜
2024-06-20
快盈 日本明仁天皇将退位 外交部:为中日关系做出过积极贡献
2024-07-11
快盈周冬雨宋茜的初夏最爱 清爽衬衫裙迎五一小长假
2024-04-23
快盈解答所有佛学疑问《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
2024-09-27
快盈少儿英语外教课免费领
2024-03-01
快盈张杰获华语榜中榜两项大奖
2024-06-11
加载更多
快盈地图

让我来给大家科普玩家必看科普给大家盘点一下官方推荐科普推荐资讯热点分享一下官方科普攻略我来科普一下